17.1 |
大型铸锻件 |
|
|
|
17.1.2 |
火电机组高中压转子和低压转子锻件等 |
I |
百万千瓦级超超临界火电机组。 |
超纯净钢冶炼及偏析控制技术,关键材料应用技术,热处理技术。 |
17.1.3 |
火电汽轮机缸体不锈钢铸件 |
I |
超超临界火电机组。 |
大型不锈钢铸件造型、冶炼、铸造技术。 |
17.1.4 |
水电水轮机上冠、下环不锈钢铸件 |
I |
用于90万千瓦级以上水电机组。 |
大型不锈钢铸件造型、冶炼、铸造技术,异形变断面不锈钢件变形控制技术。 |
17.1.5 |
核电大型铸锻件 |
I |
工艺技术及可靠性技术研究。 |
配方配比,表面技术等。 |
17.2 |
轴承 |
|
|
|
17.2.1 |
轨道交通设备轴承 |
Ⅰ |
高速动车组轴承满足:
时速≥200公里/时;
寿命≥450万公里;
120万公里可靠度≥99%。
城市轨道轴承满足:
时速80公里/时;
寿命80万公里;
可靠度99%。 |
1、高速铁路动车组轴承及地铁车辆轴承设计技术; 2、轴承摸拟试验技术及装备; 3、轴承零件的加工与检测技术。 |
17.2.2 |
大型精密高速数控机床轴承 |
Ⅰ |
dmN值2.5×106mmr/min;
精度P4、P2级;
16000小时精度稳定使用;
8000小时无维修。 |
1、高速轴承的设计技术; 2、轴承用钢材质量控制技术; 3、轴承的振动、噪声、配对、凸出量控制技术; 4、轴承零件的加工与检测技术。 |
17.2.3 |
大型薄板冷热连轧及涂镀层设备轴承 |
Ⅰ |
冷轧工作辊轴承连续工作要达到10000h;
支承辊轴承连续工作要达到5000h。 |
1、轴承钢材质量控制技术; 2、轴承的设计技术; 3、轴承的密封与润滑技术; 4、轴承零件的加工工艺技术; 5、轴承的检测技术。 |
17.2.4 |
大功率工程机械主轴承 |
Ⅰ |
盾构机主轴承、液压挖掘机轴承、液压履带式起重机轴承寿命达到5000小时以上;水泥立磨机轴承,使用寿命﹥30000小时。 |
1、结构模型的建立、保持架运动学模型设计、应力分析及寿命计算等设计技术;
2、套圈材料标准、锻造工艺参数等; 3、滚道、挡边及齿轮齿根表面淬火等零件热处理技术;
4、大型滚子和保持架等零件精加工技术;5、试验参数和试验装置设计。 |
17.2.5 |
中高档轿车轴承 |
Ⅰ |
使用寿命25万公里。 |
1、自动挡变速箱长寿命轴承的设计、加工工艺、检测与试验技术; 2、更新换代的集成化轴承的开发技术。 |
17.2.6 |
风力发电机组增速器轴承、主轴轴承、发电机轴承 |
Ⅰ |
使用寿命20年;
176000小时,可靠度99%。 |
1、轴承可靠性设计、制造和试验技术; 2、轴承工况和受力分析,载荷谱的建立;
3、钢材质量控制技术和措施; 4、表面改性技术; 5、残余奥氏体的最佳控制;
6、轴承寿命和可靠性试验加载、工况近似摸拟状态检测和试验、数据采集及处理方法等。 |
17.2.7 |
超精密级医疗机械轴承 |
Ⅰ |
精度P2级,使用寿命5年,运转噪音低于40dB。 |
1、 特大型薄壁轴承零件超精密级加工技术;
2、轴承减振降噪技术。 |
17.2.8 |
民用航空轴承 |
Ⅰ |
运输机轴承dn值≥2.0×106mm·r/min,使用寿命≥9000小时;
直升机轴承啮合寿命40000次以上。 |
1、长寿命、高可靠性轴承材料和热处理技术;
2、保证轴承耐高温、耐低温的材料和热处理技术;
3、高速轴承制造和试验技术。 |
17.3 |
液压件 |
|
|
|
17.3.1 |
行走机械用高压柱塞泵和马达 |
Ⅰ |
高压柱塞泵
开式高压:公称压力≥35MPa,
峰值压力42MPa;
排量≥15mL/r;
闭式高压:公称压力≥40MPa,
峰值压力45PMa,
排量≥40mL/r;
电比例控制。
高压柱塞马达
公称压力25PMa~40MPa;
排量63~355 mL/r;
转速1000~4000r/min;
定量、二点控制。 |
1、负荷传感、电子控制技术; 2、壳体铸造技术; 3、关键偶件表面处理技术; 4、高性能高可靠性密封技术; 5、结构优化技术;
6、测试技术及装备。 |
17.3.2 |
行走机械用高压柱塞马达 |
Ⅰ |
公称压力25PMa-40MPa;
排量63-355 mL/r;
转速1000-4000r/min;
电比例控制。 |
1、电子控制技术; 2、双速技术; 3、关键偶件表面处理技术; 4、测试技术及装置。 |
17.3.3 |
行走机械用高压多路阀 |
Ⅰ |
片式: 公称压力≥25MPa,流量≥75L/min;
负荷传感系统、总线控制先导系统; 整体式: 公称压力35MPa-42MPa;
流量100L-350L/min。 |
1、整体式阀体铸造技术; 2、电比例控制技术; 3、流量共享技术; 4、试验检测技术。 |
17.3.4 |
农业机械集成静液传动装置系列 |
Ⅰ |
HST: 理论排量:泵 0~37ml/r;
马达37ml/r; 输入转速3000r/min;
输出转速0~3000r/min; 最高压力30MPa。
集成油滤:
额定压力21MP;
总效率≥73%。 扭矩放大器: 公称压力:16~25MPa;
排量:50~400 mL/r。 |
1、关键零件精密加工技术;
2、关键零件热处理工艺;
3、集成技术;
4、试验检测技术。 |
17.3.5 |
高功率密度液压伺服单元 |
Ⅰ |
伺服单元关键元件: 工作压力:
先导阀至35 MPa、主阀至35 MPa;
额定流量(1MPa,L/min) 20;
最大流量60L/min;
控制油流量(阶跃信号,31.5MPa时)2L/min;
响应时间100ms;
滞环≤1%;
重复精度≤0.5%;
温漂温差40℃时零位流量变化<1%。 集成控制器: 采样时间0.5ms,斜坡时间100s; 颤振频率调节范围30~360Hz,5Hz步进;
颤振幅值调节范围0~20%Imax,1%步进;
斜坡时间0~30s,5ms步进;
增益调节50~100%,0.5%步进; |
1、结构参数、控制参数、典型工况控制特性、闭环控制策(另行制定)等综合匹配技术;
2、集成数字控制器设计及制造技术;
3、高精度加工及安装集成工艺;
4、高功率密度液压伺服单元多学科协调技术。 |
17.3.5 |
模块化、可配组和开放式电液控制高压液压阀 |
Ⅰ |
工作压力≥31.5MPa;
流量60-200L/min;
含负载传感、流量共享和总线电-液(比例)先导控制的模块化、可配组和开放式的电-液控制产品。 |
1、安装孔连接、组合和集成技术;
2、小型化、紧凑化、多样化设计技术;
3、机电转换装置设计制造技术;
4、产品标准制订。 |
17.3.6 |
数字液压件 |
Ⅰ |
高压大流量数字电子泵: 工作压力35MPa;
排量20-250ml/r;
变量时间20-200ms(35MPa时);
PWM/PNM控制信号;
CAN总线通讯。 数字液压比例阀和比例多路阀: 工作压力35MPa ;
流量100-250l/r;
响应时间 5-20 ms;
PWM/PNM控制信号;
CAN总线通讯。 数字液压缸: 工作压力25—35MPa;
缸径≥25mm; 定位精度≤0.1mm。 燃油喷射泵与喷油阀的数字检测装置: 径向柱塞泵与喷油阀的工作压力180MPa;
流量2-3 l/min;
数字阀响应时间0.2-1ms(180MPa时);
流量测量精度0.1%;
柴油液压。 |
1、大流量的数字先导阀设计制造技术;
2、CAN总线应用技术;
3、硬软件一体化技术;
4、微小流量测量技术;
5、试验检测技术; |
17.3.7 |
高转速液力偶合器系列传动装置 |
Ⅰ |
输出转速:12000r/min--18000r/min;传递功率:12000kW—18000kW; 额定转差率:3%;调速范围:0.20~0.97(输出转速);泵轮力矩系数:1.5x10-6min2/m |
1、内部气液两相流动分析技术;
2、产品优化设计技术
3、工作轮材料以及制造技术;
4、检测技术。 |
17.3.8 |
大型行走机械用液力变速器 |
Ⅰ |
输入功率>160kw,前4后3挡;电液换档;ηmax≥0.85,K0:2.8-3.2 |
1、泵轮、涡轮、导轮叶型设计及薄壁铸造技术;
2、结构优化技术;
3、检测技术;
4、流场可视化及分析技术;
5、电液换挡阀优化技术。 |
17.3.9 |
智能化阀岛和智能定位气动执行系统 |
Ⅰ |
智能化阀岛:
具有总线控制、集成诊断、系统优化,环境监测等功能;
流量:300L/min~1500L/min;
智能定位气动执行系统: 1、系统包括:高端多样化的定位气缸、气动滑台、气爪、电气比例阀,电气伺服阀; 2、运动方式:直线运动,摆动驱动; 3、工作压力:≥0.4MPa; 4、工作速度≥50mm/s; 5、重复精度:±0.2 mm。 |
1、集成多种现场总线连接技术; 2、故障诊断技术; 3、智能控制策略及应用技术; 4、硬软件研发; 5、检测方法及检测设备研制; 6、结构优化设计技术; 7、检测技术。 |
17.4 |
密封件 |
|
|
|
17.4.1 |
回转和往复密封件 |
Ⅰ |
一、大型风力发电关键密封件: 1、长时间耐候性:7-10年不发生龟裂; 2、在1m/s转速、油脂润滑状态下,运行寿命达7-10年,里程达20万公里; 3、环境温度为-45~+50℃; 4、密封结构:
采用新型密封结构形式,保障风力发电机组年工作时间达到6000小时以上的国际先进标准。 二、轿车动力总成系统旋转密封件: 在温度-40℃~+150℃、线速度达到18m/s的条件下,台架耐久寿命试验达到1500小时不泄漏,正常行驶17万公里不泄漏。 三、煤矿液压支架高性能密封件: 工作压力:(动压)≤70MPa、(静压)≤120MPa;5%乳化液;温度0℃~+70℃;缸径45mm-550mm;使用寿命一年以上。 四、高压液压件密封件: 回转油封:工作压力:35 MPa;峰值压力42MPa; 工作温度:-20~80 ℃; 最高泄油温度:≤90℃;轴端出口油封峰值压力达1--1.2 MPa;台架强化试验500~800小时无泄漏;折合使用寿命5000~8000小时。 五、高压往复密封件:
工作温度-30℃~+100℃、压力≥32MPa、往复速度≥0.1m/min。 |
1、长寿命设计制造技术;
2、结构优化设计制造技术
3、风力发电机组密封系统评价体系的建立
4、耐高低温、长寿命、低磨损密封材料及其配方
5、模具的设计制造技术
6、材料性能测试技术
7、成型加工技术
8、PTFE、PU密封材料的改性技术
9、高压往复密封件可靠性评估方法。 |
17.4.2 |
机械密封及填料静密封件 |
I |
核级静密封垫片:
氦气检漏密封泄漏率不大于1.0×10-6cm3/s;
使用寿命3个堆期(约5年)。
金属O形圈和C形环:
高压:35MPa,耐高温≥650℃,尺寸满足各种型号要求。
高性能柔性石墨金属缠绕式垫片:
回弹率≥25%;
压缩率20%~24%;
应力松驰率≤15%。
石墨金属密封环:
压力:15.7MPa;
温度:-200℃-400℃;
密封要求:<10-7pa.m3/s
水压试验:试验压力42MPa;
应力松弛率:<10%。
核主泵机械密封:
转速:1480 r/min;
压力≤17MPa;
温度≤110℃;
轴径≤300mm。
核二、三级泵机械密封:
转速:3000 r/min;
压力≤5.0MPa;
温度≤200℃。
正常使用寿命不低于18000小时。
密封基础材料
高强度碳石墨材料:
抗折强度:≥85MPa;
抗压强度:≥240MPa;
硬度HS:90。
高强度碳化硅材料:
抗折强度:≥700MPa;
抗压强度:≥2000MPa;
硬度HV:≥24GPa。
高强度碳化钨材料:
抗折强度:≥1700MPa;
硬度HRA:90-92;
致密度:≥99.5%。
长输管线关键设备密封件:
工作压力:20MPa;
转速:≤20000r/min;
轴径:≤200mm
密封性能达到API标准要求。 |
1、密封材料、加工工艺与制造技术;
2、核级密封的设计理论、结构优化技术;
3、核级密封件安全性、可靠性和质量稳定性试验技术;4、在线运行状态检测与控制调节技术;
5、干气密封的多场耦合技术;
6、长寿命设计及结构优化技术;
7、干气密封材料、设计、加工工艺、制造技术;
8、干气密封性能试验与验证技术。 |
17.5 |
传动件 |
|
|
|
17.5.1 |
高速铁路齿轮箱与城市轨道交通齿轮箱 |
Ⅰ |
运行速度80-420km/h高速铁路用、城市轨道交通专用齿轮箱。 |
1、大功率、高转速、重负载、低噪音齿轮箱设计技术;
2、箱体密封及润滑技术;
3、可靠性技术;
4、大批量生产的可靠性技术。
5、主要技术难点在于齿轮箱的轻量化设计、高速齿轮箱润滑密封设计、高可靠性设计等。 |
17.5.2 |
精密小模数蜗轮蜗杆副 |
Ⅰ |
模数:0.5~2.0;
蜗杆头数:1~6;
AGMA:8~14级;
ISO/GB:3~6级;
DIN:3~6级;
JIS:0~4级。 |
修配技术,蜗轮专用材料,精密测量技术。 |
17.5.3 |
高精螺旋锥齿轮 |
I |
齿面三维修形、运动误差低、疲劳寿命长、高性能、高精度、传动噪声低于76dB,高效、节能环保。 |
1、原材料技术;
2、质量控制、齿坯预热处理技术
3、干切削刀具材料及涂层技术。 |
17.5.4 |
大型星轮齿轮箱 |
Ⅰ |
速比20~1000,扭矩1000~5000kNm,功率500~9000kW。 |
大批量生产的可靠性技术。 |
17.5.5 |
石油平台升降电驱齿轮齿条 |
Ⅰ |
提升载荷80~480t,满足美国和中国两家船级设(ABS、CCS)的规范要求,模数>60mm,硬齿面和中硬齿面。 |
1、海洋工作和抗台风环境下的高可靠性设计; 2、静强度行星传动和齿条设计; 3、特大模数(~100)中等精度齿轮/齿条制造。 |
17.5.6 |
大型火电(核电)发电机组齿轮调速装置 |
Ⅰ |
传递功率6000 ~12000kW,输入转速1500/3000r/min,输出转速5600~6100r/min,调速范围20~97%,设计寿命20年。 |
1、大功率/高可靠性机液复合传动总体设计技术; 2、高参数齿轮传动设计技术; 3、液力传动调速控制技术; 4、高精度、复杂零部件制造技术。 |
17.5.7 |
自动变速器行星排总成 |
Ⅰ |
零件制造精度指标: 外斜齿轮:6级; 内斜齿轮:8级; 内、外花键:7级; 配合要素尺寸精度:IT6; 装配要素形位公差:5级;
配合表面粗糙度:Ra 0.4; 噪声在65分贝以下; 传动效率:在96%以上; 动平衡要求在15 gf•cm以内; 传动比覆盖范围:0.72~2.72。 |
|
17.5.8 |
工业机器人高精度高效率减速器 |
Ⅰ |
负载转矩:400~5000 牛•米,
回差精度:≤3角分
平均无故障时间(MTBF)≥50000小时; |
动态特性测试技术、模拟实际工况的减速器加载方式及工作可靠性与使用寿命的测试方法。 |
17.6 |
模具 |
|
|
|
17.6.1 |
大型及精密、高效塑料模具 |
I |
为锁紧力2000T以上注塑机配套的大型注塑模具;
精度达±0.003的精密塑料模具;
叠层及模内装饰装配塑料模具。 |
|
17.6.2 |
铸造模具 |
I |
镁合金压铸模具;
为锁紧力2000T以上压铸机配套的大型铝合金压铸模具;
模具制品重量大于15公斤的低压铸造模具。 |
1、金属流体充模计算机仿真及CAE分析技术;
2、耐热高性能模具钢及模具快速冷却技术;
3、机电一体化精密传感及控制技术。 |
17.6.3 |
轮胎模具 |
I |
为高档轿车配套的高等级子午线轮胎活络模具;
为大型工程车辆配套的轮胎模具;
直径4米以上的子午线轮胎活络模具;
飞机轮胎模具;
机模一体化智能产品。 |
1、铝合金精密铸造成形技术;
2、花纹块分块组合加工和精密滑动配合控制技术;
3、模具合模同心度及精确度控制技术;
4、智能控制技术。 |
17.6.4 |
精密、高效多工位级进冲压模具及超高强度钢板热成形模具 |
I |
精度达±0.001的精密多工位级进冲压模具;
与高速冲床(2500转/分以上)配套的精密冲模;
具有智能控制功能的多工位级进冲压模具;
多工位自动化冲压模具;
1000MP以上钢板热成形模具。 |
1、薄带超精密成形工艺与技术;
2、在线自动化检测技术;
3、模具对自动化和智能制造的适应技术;
4、模具超精加工、特种加工和细微加工技术;
5、超高强度钢板热成形技术及模具设计制造技术。 |
17.6.5 |
为C级轿车整车车身成形生产配套的覆盖件及车身模具 |
I |
实现多付模具总成尺寸匹配与控制(含回弹控制)内轮廓精度±0.7以内,外轮廓精度±1.0以内;总成模具制件对接精度±0.5以内;车门、前翼子板表面形状精度0.08~0.05,结构面精度±0.05。
C级车轿模夹一体化产品。 |
1、复杂型面成形制造与分析技术;
2、高强度钢板成形回弹控制技术;
3、不等厚钢板模具成形技术。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