名  称    密  码    验证码      
设为首页
 最新公告
 
  >> 分 类 导 航
【法律服务】
┝ 专业服务
【综合性典型案例】
┝ 综合性典型案例
【专题论坛】
┝ 专题论坛
【综合性法律法规】
┝ 法律法规
【地方法律法规】
┝ 地方法律法规
【国家大政方针】
┝ 大政方针
  >> 超 级 搜 索
栏  目  
类  别  
关键词  
 站内搜索  
  
  >> 热 点 点 击
 全国人大常委会办公厅10月29日新闻发布会
 商务部副部长蒋耀平答记者问:加快推动加工贸易转型升级
 知识产权司法保护十大案件
 公安部负责同志就《国务院关于加强和改进消防工作的意见》答记者问
 关于机关事业单位长期病休人员套改工资和确定退休(退职)费计发比例“工作年限”如何计算问题的通知
 《政府投资项目审计规定》(全文)
 河北省历年交通事故和人身损害赔偿标准(附:各地标准)
 王律师提供法律调查服务
 关于进一步加强住房公积金监管工作的通知
 河北省食品安全有奖举报办法
  >> 版 权 及 免 责 声 明

  本站资料文章其版权归作者本人所有。
  如果有任何侵犯您版权的地方,请尽快与本站联系!

 法律服务专业服务 → 劳动者要善用“维权利器”
 查看方式: 查看:[ 大字 中字 小字 ] [双击滚屏]
劳动者要善用“维权利器”
发表日期: 2010/9/21 10:36:44 阅读次数: 1371 查看权限: 普通信息

日前,最高法院《关于审理劳动争议案件适用法律若干问题的解释(三)》出台,并于9月14日开始施行。条文虽然不多(18条),但职工维权却有了更多更加清晰的“利器”,劳动者应提高自己的维权能力,用好用足这些“利刃”。

今年以来,劳动争议案件首先在数量上大幅飙升,仅今年1月至8月,全国法院共受理劳动争议案件20.74万件。这是因为,一方面一些用人单位出于追逐利润的单一目的,忽视自己的社会责任和劳动者的合法权益,随意执行土政策,甚至有意或者恶意规避法律,使非法用工及侵害劳动者利益的事情时有发生。同时,新生代劳动者大量进入职场,成了劳动的主力大军,而他们最显著的特征,是比他们的父辈更有文化、更有维护权利的自觉,不愿对权益受损的事情容忍默认、逆来顺受,客观上也增加了诉讼的频次。

另一方面,劳动争议案件的难易程度,也较从前愈加复杂。其中一些社会敏感度较高而法律依据有又不甚明确的矛盾,现在也扑面而来,使得案件处理的难度大大增加,不那么容易“忽悠”。因此,亟须“司法解释”加以规范,加以引导。

比如,现实劳动结构中大量存在的“隐蔽性雇佣关系”,即假造某种与事实不同的表面现象,通过隐藏、扭曲雇佣关系的方式,限制以至削弱法律的保护功能。它常以某种法律外壳加以掩盖的手法,或者赋予另一种使工人获得更少保护的工作形式出现。显然,“隐蔽雇佣”的目的,就在于逃避提供法定的社会保障,并逃避劳动法规的管辖。这样的纠纷一旦出现,原告往往找不到谁是被告。现在,司法解释规定,劳动者与挂靠在其他单位名下的用人单位或个人发生争议,应当将用人单位或个人、被挂靠的单位列为当事人;人民法院发现仲裁单位遗漏了当事人的应当依法追加(当事人),判其承担相应责任。这就为案件的审理,指出了明晰的路径。

除此之外,司法解释关于“劳务”关系和“劳动”关系,表述得更加清晰。内退人员,包括企业停薪留职人员、下岗待岗人员以及经营性放长假人员,因与新的用人单位发生争议提起诉讼,应当按劳动关系处理;而已经享受养老保险待遇或领取退休金的人员发生用工争议,应当按劳务关系处理。这就无疑说明,那些再想以“劳务合同”冒充“劳动合同”的用工单位,就不能玩弄文字游戏糊弄劳动者了,就要为违规“买单”了。

还有,关于加班费举证的问题也更加清晰。不为劳动者足额支付加班费,劳动者能够提供用人单位掌握管理加班事实存在的证据,用人单位不提供的,要承担不利后果。

新的司法解释出台,将会成为破解劳动争议难题的一把利剑。当然,一个司法解释未必会一劳永逸地解决所有的劳动纠纷难题,劳动者的良好愿望还需要逐步完善法律,并且推动法律和政策的落实。但是劳动者无疑应该提高自身的维权能力,学习法律,了解法律,掌握好这些“维权利器”,为自身权益的保障获得更大的空间。

 

消息来源:工人日报


上一篇:解读:《最高人民检察院 公安部关于刑事立案监督有关问题的规定(试行)》
下一篇:最高法:劳动者追索加班费等案件法院应当受理
 【公共评论】[目前共有0条评论] [发表评论]
暂时还没有评论
第0页,共0页,共0条评论
友情链接 | 联系我们 | 版权声明 | 关于我们 | 网站管理 
 
Copyright© 2008-2010 王树恒律师企业法律顾问网-王树恒律师All rights reserved
律所:河北三和时代律师事务所
地址:石家庄市工农路386号
电话:0311-87628267 手机:13503213009或15631069599 联系人:王树恒律师
E-mail:wang_bigman@126.com
冀ICP备09008432号
委托维护:律师建站