名  称    密  码    验证码      
设为首页
 最新公告
 
  >> 分 类 导 航
【法律新闻】
  >> 超 级 搜 索
栏  目  
类  别  
关键词  
 站内搜索  
  
  >> 热 点 新 闻
 一批新规3月实施:社区矫正再添规程 放射性废物将受严管
 英国《金融时报》中文网系列报道: QQ大战360
 检察日报:"发帖者是谁不重要"应成为共识
 搜狐发布《微博版权保护公约》
 教育部:与学校利益相关单位不得编写教辅材料
 礼品回收成洗钱新渠道 数十万名表首饰可变现
 “电焊工资格证可以花钱买”
 中国禁止转基因生物材料入境 每人限带一只猫狗
 新华视点:“假古董”如何卖出古董价?
 江苏邳州商人承认2.2亿元“汉代玉凳”由其组装
法律新闻 → 关于一氧化碳中毒的知识点,请知晓!
 查看方式: 查看:[ 大字 中字 小字 ] [双击滚屏]
关于一氧化碳中毒的知识点,请知晓!
发表日期: 2024/1/10 10:09:46 阅读次数: 219 查看权限: 普通新闻

一、生活中有哪些常见的一氧化碳中毒发生场景?

一氧化碳是冬季的一种常见中毒类型,生活中主要中毒场景包括以下类型:

(一)使用柴草、天然气、液化石油气、煤炭等取暖或烹饪,因燃烧不充分产生一氧化碳,是我国公众一氧化碳中毒的最主要原因。近些年流行的围炉煮茶因通风不良造成一氧化碳中毒也属于类似情况。

(二)虽然国家已强制要求停止生产、使用直排式热水器(燃气热水器),但部分居民仍在使用。直排式热水器(燃气热水器)在使用时会消耗氧气,当氧气供应不足时会产生大量一氧化碳,导致一氧化碳中毒。

(三)发动机、柴油机等产生的一氧化碳泄漏到居民生活空间也可造成一氧化碳中毒。近年已发生多起因居民小区的柴(汽)油机产生的一氧化碳泄漏到居民房间引起的中毒事件。

二、一氧化碳中毒的发生与气候和环境有关吗?

非职业性一氧化碳中毒发生有明显的季节性,多发生在秋冬交界和寒冷的冬季,区域高发也与当地气候变化有关。除季节影响外,区域的气压、湿度等也与一氧化碳中毒的发生有一定关联。炎热夏季因燃油车使用空调导致的一氧化碳中毒也与气候有关。

一氧化碳中毒发生需要一定的环境条件,一氧化碳中毒的直接原因是吸入较高浓度的一氧化碳气体,人员所处环境狭小、相对密闭、无通风或通风不佳等都是影响一氧化碳中毒发生的重要因素。

三、一氧化碳有特殊的煤气味吗,是否可以通过感官判断环境中是否有一氧化碳?

一氧化碳无色、无气味、吸入后无刺激性感受,不能通过人的感官识别。

居民使用燃气中的气味是在生产过程中添加了硫醇类的臭味剂作为预警。

四、一氧化碳中毒有哪些表现?

一氧化碳中毒后主要有以下症状:

中毒早期表现为头晕、恶心、无力,部分患者还会出现呕吐、头疼等;随着中毒程度加深,可出现困倦、意识模糊、行走不稳、面色潮红等改变;病情较重的,可出现肢体不能活动、说不出话、意识障碍、昏迷等,严重中毒可出现四肢强直或痉挛、高热,这是患者急性缺氧的表现。

此外,一氧化碳中毒还可出现迟发性脑病,即部分病人经过一段临床的假愈期,一般为数日到数周,然后出现痴呆木僵型精神病、震颤麻痹综合征、感觉运动障碍或周围神经病等改变。

五、公众如何识别一氧化碳中毒?

公众主要从以下三个方面识别一氧化碳中毒:一是一人或同一环境中的多人出现上述一氧化碳中毒表现,二是中毒者所处环境狭小且通风不良,三是具备产生一氧化碳的场景和条件。

六、发现一氧化碳中毒后该怎么办?

发现一氧化碳中毒后应立即熄灭火源或切断燃气,开窗通风。呼叫救援并拨打120急救电话,在保证自身安全的前提下,尽快将病人转移至空气清新处,要注意患者保暖,解开昏迷病人衣领,保持呼吸道通畅,等待医务人员救援。有条件的可尽早吸氧。

七、医务人员接诊一氧化碳中毒患者有哪些注意事项?

接诊一氧化碳中毒患者时需注意以下事项:

(一)典型的一氧化碳中毒诊断较为容易,但对就诊较晚的仍需要与单纯性窒息性中毒、其他窒息性气体中毒、脑血管意外、皮肤疱疹等鉴别。

(二)高压氧是治疗一氧化碳中毒的有效方法,争取尽早使用。

(三)轻中度中毒患者预后良好;重度中毒患者恢复较为缓慢,部分异常表现会持续较长时间。

八、如何预防一氧化碳中毒?

预防一氧化碳中毒需注意:

一是确保燃气灶、热水器、暖炉设备的正常使用。使用煤气具前闻闻有无“煤气”味,确定是否漏气。如果怀疑漏气,要进行进一步检查,注意检查连接煤气具的橡皮管是否松脱、老化、破裂或受到虫咬等。

二是确保常见场景通风。居室内的火炉要安装烟囱,烟囱结构要严密、合理,通风良好。使用燃料烹饪和取暖时,不要关闭门窗,注意室内通风,以防一氧化碳中毒。

此外,使用碳火频次高的场所建议安装燃气报警器。


消息来源:中疾控中心网

上一篇:“两高两部”联合发布法律援助法实施工作办法
下一篇:李强签署国务院令 公布《人体器官捐献和移植条例》
 【公共评论】[目前共有0条评论] [发表评论]
暂时还没有评论
第0页,共0页,共0条评论
友情链接 | 联系我们 | 版权声明 | 关于我们 | 网站管理 
 
Copyright© 2008-2010 王树恒律师企业法律顾问网-王树恒律师All rights reserved
律所:河北三和时代律师事务所
地址:石家庄市工农路386号
电话:0311-87628267 手机:13503213009或15631069599 联系人:王树恒律师
E-mail:wang_bigman@126.com
冀ICP备09008432号
委托维护:律师建站