名  称    密  码    验证码      
设为首页
 最新公告
 
  >> 分 类 导 航
【法律新闻】
  >> 超 级 搜 索
栏  目  
类  别  
关键词  
 站内搜索  
  
  >> 热 点 新 闻
 一批新规3月实施:社区矫正再添规程 放射性废物将受严管
 英国《金融时报》中文网系列报道: QQ大战360
 检察日报:"发帖者是谁不重要"应成为共识
 搜狐发布《微博版权保护公约》
 教育部:与学校利益相关单位不得编写教辅材料
 礼品回收成洗钱新渠道 数十万名表首饰可变现
 “电焊工资格证可以花钱买”
 中国禁止转基因生物材料入境 每人限带一只猫狗
 新华视点:“假古董”如何卖出古董价?
 江苏邳州商人承认2.2亿元“汉代玉凳”由其组装
法律新闻 → 是偶然的相遇?还是蓄谋已久的圈套!
 查看方式: 查看:[ 大字 中字 小字 ] [双击滚屏]
是偶然的相遇?还是蓄谋已久的圈套!
发表日期: 2024/10/30 9:45:30 阅读次数: 81 查看权限: 普通新闻

一次偶然的相遇,一次简短的寒暄,一次网上的留言......可能不是简单巧合,而是境外间谍情报机关精心设计的圈套。国家安全机关工作掌握,境外间谍情报机关通常会以贴靠搭讪、交流咨询等形式寻觅“猎物”,进而实施拉拢策反。

境外间谍情报机关惯用伎俩

——别有用心的街头搭讪。境外间谍情报机关人员通常会紧盯核心涉密岗位人员,以问路、咨询等各种借口与其关注人员进行搭讪。当得到回应后,其会在交谈中套问个人基本情况,想尽办法留下联系方式,以“再请教问题”“交朋友”“请吃饭”等名义为日后进一步联系打下基础。在几次联系熟络后,境外间谍情报机关人员可能会通过各种方式,伺机套取我内部涉密信息,开展窃密活动。

——处心积虑的公务交往。境外间谍情报机关人员可能会乔装打扮身份,通过参加谈判、讲座、展会、研讨会等各种交流活动,有目的、有针对性地结识参会人员,并以现场交换名片等方式获取其重点关注人员联系方式,进而通过打电话、发邮件等方式,以“请教问题”“交换意见”“结交朋友”等名义与被选定人联系约见,逐步实施拉拢、渗透,伺机开展窃密活动。

——暗流涌动的网络社交。利用网络开展策反活动,是境外间谍情报机关较常使用的手段,比如他们会事先搜集我重要领域人员的电子邮箱,伪装身份后通过电子邮件结识攀拉;比如在各类论坛、聊天室、网络游戏中物色有价值对象等。在网络上成功结识后,境外间谍情报机关人员可能继续在线上保持来往伺机渗透,也可能从线上发展到线下,面对面实施策反。

国家安全机关提示

——提高警惕,增强防范意识。广大人民群众应主动学习国家安全知识,有效提高自身的防范意识。如遇突如其来的无端搭讪,要第一时间提高警惕,尤其是涉及敏感话题时,不轻易透露个人信息和工作情况,如遇境外人员主动索要联系方式或私下单独邀约,则更要留神注意,避免深入交流。

——严格自律,规范个人行为。广大人民群众要注意保护个人信息,不在网上随意透露自己的工作单位、职务、联系方式等敏感信息,重点领域涉密人员要严格遵守保密纪律和工作纪律,坚决拒绝任何人员提出的涉及国家秘密或可能危害国家安全的要求。

——及时报告,共筑安全防线。广大人民群众如发现危害国家安全的违法行为及可疑线索,请及时通过12339国家安全机关举报受理电话、网络举报平台(www.12339.gov.cn)、国家安全部微信公众号举报受理渠道或直接向当地国家安全机关进行举报,共筑反间防谍钢铁长城。




消息来源:国家安全部微信网


上一篇:​违法违规涉军自媒体账号典型案例
下一篇:酒店内发现偷拍摄像头,经营者能否“不知者不怪”
 【公共评论】[目前共有0条评论] [发表评论]
暂时还没有评论
第0页,共0页,共0条评论
友情链接 | 联系我们 | 版权声明 | 关于我们 | 网站管理 
 
Copyright© 2008-2010 王树恒律师企业法律顾问网-王树恒律师All rights reserved
律所:河北三和时代律师事务所
地址:石家庄市工农路386号
电话:0311-87628267 手机:13503213009或15631069599 联系人:王树恒律师
E-mail:wang_bigman@126.com
冀ICP备09008432号
委托维护:律师建站