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央视2011年度法治人物颁奖晚会现场。
编者按
12月4日晚,央视“法治的力量——2011年度法治人物颁奖盛典”落下帷幕。根据“12·4年度法治人物专家推选委员会”的投票结果,今年的十位年度法治人物最终揭晓。河北省唐山市检察院副检察长兼反渎职侵权局局长郑喜兰、公安部打拐办主任陈士渠、“免费午餐”爱心群体等入选2011年度法治人物。他们的形象构成了一道正义的风景线。
对话郑喜兰:
一个检察官就是一面旗帜

【获奖者】河北省唐山市检察院副检察长兼反渎职侵权局局长郑喜兰
【主要事迹】担任基层院副检察长兼反贪局长时,她组织立案查处贪污贿赂案件93件,侦破过某国企会计挪用公款1150万元等大案要案,有罪判决率100%,挽回经济损失3000余万元,并亲自组织抓逃3次4人。郑喜兰先后被高检院记一等功,并荣获“全国模范检察官”、“全国三八红旗手”等56项荣誉,被群众誉为“执法为民的好检察官”。
【颁奖词】她忠实于事实,违法者在她面前无言以对。她忠实于法律,每个案件在她手里终成铁案。检察官郑喜兰,立检为公、执法为民,让法治的阳光照进百姓心田。
郑喜兰的唐山话很好听。她说她工作的一部分是要接待上访群众,“你用普通话会让群众觉得有距离”。这个地道的唐山人同时也承认,面对媒体时说起普通话来让她略微有点紧张。这与她平素工作状态甚至判若两人。与记者相识已久并非常熟悉了,所以我们对话的时候她很轻松,也与面对别的媒体有所不同。我们从她的孩子开始说起,说到儿子,她喜上眉梢。
记者:记得以前聊天说起你的儿子,他也是学法律的。你告诉儿子说作为一个法律人,品德最重要。孩子现在怎么样了?
郑喜兰:他已经毕业了,通过公务员考试,现在上海一个县检察院工作。以前忙工作,一直没怎么顾得上儿子,从去年开始,不知怎么的,开始惦记他,甚至发愁。我就想:他要是考不上研究生,也考不上公务员,将来可咋办呀?儿子说:你也太瞧不起人了,你就不想我既考上研究生,又考上公务员?结果儿子真的都考上了!儿子选择先工作,以后读在职研究生。这孩子……
儿子很懂事,独立性很强,从小就让我们比较放心。他十一二岁的时候,有一次同伴们要拉他去扎摩托轮子,觉得好玩,但他觉得这件事不对,所以坚决不去。他从小知道是非,很有主意,并且自己有很正确的选择。
记者:一个人的一生中,总会有一些经历让自己难忘,并影响自己的性格、思想……
郑喜兰:比如吧,经历唐山大地震,这样一场浩劫,灾难之中那么多生命的失去,每一个人不得不在短暂的时间里开始对生命意义的认知。当然每一个人会有不一样的透彻肺腑的感悟。灾难之中,我们十几户人家一起搭建地震棚,共患难,同生死,我们是相亲相爱的一家人,在党的关怀和政府的帮助下,我们用自己的双手重建家园。一个劳动者是幸福的,因为用自己的劳动在创造幸福,在给别人创造幸福的同时自己也感受幸福。
记者:很多初次接触你的人看到你的风风火火,看到你的刚强、刚正不阿,这是你性格的一个方面;同时,你又是一个很重感情的人,同事说,你在李大钊塑像前流过泪,在参观唐山大地震纪念馆时流过泪……你是一个性格直率的人吗?
郑喜兰:我确实不会掩饰自己,是什么样就是什么样。我觉得,老实、善良、淳朴、率直也是我们检察官应有的品德,这才会让老百姓心里踏实。听到有上访群众,我会“嗖”地一下就冲出去。他们好多是庄稼人,我也是庄稼人出身,我们在一起就像庄稼人那样唠嗑。有的老人闹,我就说:大姨,或者是,大爷——你要这么闹就是不讲理了,到了我这儿,我们就是讲理,讲法。你们要是有冤屈,我一定不会让你们憋屈。看到他们,就像看到自己的亲人。庄稼人会把自己的活计做好,我也是在把自己的活计做好。上访群众到基层院去,基层院的同志有时候来电话说:你的亲戚来办事了。我哪有那么多的亲戚?是上访群众把我说成了是他们的亲戚。这么多年来,我的亲戚从来不为案子的事情找我,他们甚至都不告诉别人我在检察院。
记者:你把自己的人格追求看得胜过生命,这样的追求是你工作的动力?
郑喜兰:人总是要有理想和精神的。一名党员是一面旗帜,一名检察官也是一面旗帜,一名党的十七大代表更是一面旗帜。我们要用行动告诉老百姓,我们是为他们做事的,让他们感受到公平正义就在他们的身边。个人的价值应该是对社会有益,这是一个人活着的意义。我享受工作的乐趣。

【获奖者】江苏省徐州监狱刑罚执行科科长汪家杰
【主要事迹】多年来,汪家杰耐心教育罪犯,转化了70余名“顽危犯”,办理减刑假释案件4013起,暂予监外执行案件154起,无一错案。汪家杰积极推进“阳光执法”,倡导设立“巡回法庭”,对罪犯减刑假释进行“公开庭审”,汪家杰先后二十多次获得表彰,获得“全国司法行政系统先进工作者”、“全国司法行政系统二级英模”等荣誉。
【颁奖词】面对罪犯,他机智耐心,消融坚冰;面对病魔,他意志坚挺,勇敢抗争。狱警汪家杰,秉持司法良知,用“心”丈量法律的尺度,用“心”呼唤迷途的新生。

【获奖者】IT人士,网名“北京厨子”
【主要事迹】2011年元旦,北京厨子利用微博征集志愿者,成功为甘肃古浪县的尘肺病患者筹备了一场叫做“我们在一起”的慈善午宴。这场公益救助行动中,他共为古浪的157名尘肺病患者筹集捐款23万元。北京厨子的行动,促成古浪地方政府启动近600万元紧急救助金和长效救助资金为尘肺病人治疗垫资,然后再由政府来追究企业责任。
【颁奖词】在微博空间里,可以秀见闻、晒心情、开玩笑,而他却用微博去救人、去解难。网友北京厨子,为了124位陌生兄弟的生命,让爱心以网速传递,让温暖化为重生的勇气。

【获奖者】福建省南平市延平区法院少年审判庭庭长詹红荔
【主要事迹】从事少年审判工作9年来,她创造性地总结出了一套对失足少年“贴心贴肝”的“三不”工作原则:庭前三个不开庭、庭中三个不轻易、庭后三个不松手。多年来,她审结涉及未成年人刑事案件500件1140人,无一发回重审、无一错案、无一投诉、无一上访。先后帮助315名失足少年重返课堂,帮助70多名刑满释放的新生少年找到工作。她因此被亲切地喻为“法官妈妈”。
【颁奖词】家庭安则社会安,少年强则国强,她以对公平正义的信仰与追求,挽救了一批又一批问题少年,化解了一个又一个社会矛盾。法官詹红荔,将少年审判工作延伸到庭前、庭后和庭外,既捍卫了司法公正,又彰显了司法为民。

【获奖者】公安部打击拐卖妇女儿童犯罪办公室主任陈士渠
【主要事迹】他借力网络和微博搜集线索,主持建立全国打拐DNA数据库以完善甄别;他多次参与现场解救行动。2011年初在福建省泉州市德化县,他的团队解救被拐儿童80余名。在他全身心的投入和全国公安机关的共同努力下,截至2011年9月19日,全国“打拐”专项行动共破获拐卖妇女儿童犯罪案件44685起,解救被拐卖儿童16548人、妇女29474人。
【颁奖词】英雄本色,儿女情怀。为了丢失孩子的父母不再哭泣,为了远在千里的宝贝快点回家,打拐办主任陈士渠,汇聚力量,重拳出击,一场为了亲情的雷霆行动,让我们看到正义的力量所向披靡。

【获奖者】2011最美中国人(群体)
杭州“最美妈妈”吴菊萍,重庆“最帅交巡警”王静,山东烟台“最美女孩”刁娜,朱春财、刘伏尧等19名南昌抬车救人农民工,江苏南通的客车司机殷红彬,温州的餐厅服务员李小峰、成小燕。
【颁奖词】他们的双手,托起了岌岌可危的生命。他们的温暖,驱散了袖手旁观的冷漠。2011最美中国人,以行动挽救良知,以诚信唤起爱心,以责任呼喊正义,成为构筑中国精神的耀眼基石。

【获奖者】浙江省宁海县公安局治安中队队长冯伟峰
【主要事迹】在接到群众举报线索后,他第一个钻进树林,忍着恶臭逐一排查可疑的地沟油线索……并由此揭开了一个跨省地沟油产业链条。之后浙江警方联合山东、河南等地公安机关摧毁了涉及14个省的地沟油犯罪网络,对违法犯罪分子形成了有力的震慑。
【颁奖词】人民警察的勇气,不仅体现在惊心动魄的案发现场,更体现在对百姓健康的全力保护。警察冯伟峰,以责任和勇气揭开地沟油的黑幕,公安部果断“亮剑”,斩除危害食品安全的利益链条。

【获奖者】全国政协委员、四川省律师协会副会长施杰
【主要事迹】施杰是孙伟铭案中被告人的二审辩护律师。在辩护过程中,他发现类似的醉驾案件在适用法律上存在两难境地。经过大量调查研究,2010年的全国政协会议上,他率先提交了一份《关于增加危险驾驶罪》的提案,并很快得到采纳。2011年2月,刑法修正案将醉酒驾驶列为犯罪,5月1日正式施行。
【颁奖词】代理案件的结束,是他反思的开始。醉驾入刑的提案,是他奔走的目标。他以对法律的理解和对民生的关注,努力履行法律工作者的崇高职责。律师施杰,以一个提案促成一条法规,让生命不再罹难,让悲剧不再上演。

【获奖者】福耀玻璃集团创始人、董事长曹德旺
【主要事迹】多年来,他的个人捐款已累计达50亿元,2011年被“中国慈善榜”评为“中国首善”。他还首开“捐款问责”的先河。去年西南五省大旱,他向十万贫困家庭捐出2亿元善款。为了保证每一分钱都发放到灾民手中,他成立了专门的监督委员会监督善款使用情况,被称为“史上最苛刻捐款”。此外,曹德旺捐出价值数十亿元福耀玻璃股票,成立了河仁慈善基金会,开创了中国慈善事业“股权捐赠”的新模式,给慈善立法提供了新议题。
【颁奖词】他是中国首善,但对每一分捐款的使用,都极为认真和苛刻。企业家曹德旺,用诚信守住善良,用制度保障善举,用理性监管善款,使每一笔公益捐助,都能在阳光下运行。

【获奖者】“免费午餐”爱心群体
中国社会福利基金会。媒体人代表:邓飞,《凤凰周刊》编委、记者部主任。捐赠者代表:张立,上海某猪肉专营店老板。志愿者代表:方丹,志愿在四川凉山州服务。
【颁奖词】
一份孩子们的午餐,迎来一场爱的接力。“免费午餐”爱心群体,为山村孩子送来成长的营养,为祖国明天带来温暖的希望。政府的决心汇集民间的爱心,为我们的未来共筑前行的力量。
消息来源:央视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