这次都在讲会风,应该承认,从会风本身来看,是有变化的。但目前还是表层的比较多,当然表层变化也很重要,这说明,什么事情只要认真办,还是办得到的。
举个例子,第一天我们坐车去大会堂开预备会,主席团的人预定是坐中巴的。这倒不是说主席团搞特殊,因为进大会堂的线路不同,我们是从西门进的。我的老经验是,这种车,都是很空的,一个中巴有时只坐四五个人,但这次几乎坐满了;开幕那天,这个中巴车也是满的。我觉得很奇怪。后来一打听才知道,车上后面坐了好几位部级领导,原来他们都是坐自己的小车去的,根本不到这里集中,直接就去大会堂了。现在为什么也坐这个车了呢?因为今年采取了一个措施,不给他们停车证了。没有这个证,就不能开到人民大会堂周围,如果车停得远远的,走过去,还不如和大家一起坐车。采取了措施,立马就减少了很多小轿车。因为武警是只认证,不认人的。如果光有号召,没有具体措施,他们的小车照样往里开。其实以前每年都有这句话:为了减缓交通压力,请大家尽量集体坐车。但光有规定是没有用的,一定要有具体执行措施。
从这一点看,很多事情以前之所以一再说,说了也白说,就是没有具体的执行措施。
其它也有许多可以改进的事情。比如我们去开会,要求委员们提前半个小时进场。主席台上的人也是在开会20分钟前,就催大家进场了。有必要提前那么久进场吗?9点钟开会,不迟到就可以了,为什么要早那么多呢?但是这个要求对领导就不适用了。领导们都是要排着整齐的队伍,9点钟一到,音乐响起,他们按次序鱼贯而入,一点也乱不得的。有必要吗?我们政协开幕,从主席到委员,应该都是平等的,坐在台上,只是因为工作需要。照理,应该是主席、委员都是同时就坐的,没必要排着个队进来,又不是走到你前面去,官就比你大了。报纸上登名单,有个国家体制的问题,没有错,走路的次序就没必要搞成这样。我记得十一届三中全会以后有几次,一响铃,台上台下就开始坐好,然后有人宣布开会。但后来取消了,不知道为什么后来逐步恢复到比以前还严格、还隆重、还铺张的地步。我曾经开玩笑说,除了缺一个《东方红》,其它跟毛泽东晚期已经差不多了。
又比如,那些领导,其实也提前半小时就来了。但是他们坐在自己的休息室里。照我说,你们就不能出来到别人的休息室里看看吗?或者到会场跟委员们交流交流吗?你们平时不是很忙吗?现在不是正好有时间了吗?大家说说话,到开会的时候再坐到自己的位置上,也不是不可以的。
但是不是该有必要的仪式呢?那还是要的。比如说政协开幕,主席、委员都应坐好,但我们请来的客人,比如习近平他们,是作为嘉宾来的,一是不能要求他们提前来,二是他们登场的时候,大家鼓鼓掌,这是应该的。人代会不同,人代会是国家权力机构,有哪个国家的议会,领导人来要致敬的?这是没必要的。所以要把必要的礼仪和繁文缛节、等级森严的规矩区别开来。
现在大家提到“新闻联播”等节目很少出现领导人同步的声音。但是大家应该注意到,最近两年,稍微增加一点了。连战来的时候,胡锦涛的声音,稍微有一点了。但是你可以发现,同样的新闻,香港凤凰卫视和央视播的,就有差别,凤凰卫视里是有声音的。有些网友认为,这样一来,是不是领导人讲话的内容就给大家知道了?其实不在于此。根本是因为一些观念和我们的某些制度的原因。既然凤凰卫视能够录到音,证明这些话对媒体是开放的。因为拍的时候都是媒体时间,拍完了后,媒体退场,才开始会谈。这个声音传出来不会涉及到让领导丢脸的问题,而且也不要把领导都看扁了。领导如今在这些场合讲话都很得体,他们的水平很高,只是我们现在没有新闻的观念,长期不让老百姓听到他们直接的声音,主要是僵化的制度没有改。
你看那个网上的“学习粉丝团”,虽然它不是正式媒体,但正式媒体就算拿到照片也是不敢发的,发了怕丢了饭碗。其实中央也没有禁止你发。你看这个“学习粉丝团”发了,又怎么样?
甚至还有更荒唐的例子,我希望这次能有所改变。每次人大投票,公布票数的时候,是容许媒体在场的。海外媒体和港台媒体这时会把投票过程拍出来,电视屏幕上会显示出:谁当选,同意几票,反对几票,弃权几票等等,包括我们政协常委选举,最后三百多个人一一念出来,贾庆林,同意几票,反对几票等,这时媒体都在,也都在做记录。另人感到愤慨的是,国内的报纸不能发表这些唱票内容。我们国内公民的权利,还不如海外和港台居民吗?这个知情权在哪里?对这一点我是很气愤的。你要是觉得这是秘密,我们也不能反对。但既然是秘密的话,就要把所有中外记者都请出去。为什么媒体可以在里面,却不能报道得票数吗?这是很荒唐的,而且侵犯了中国公民的知情权。包括我们的领导人和外国记者的讲话,在外国是登全文的,但在国内就不能登全文了,某些地方是要删掉的,这也是不应该的。我们从知情权讲,你是我们的公仆,你在外面说了什么,凭什么不让我们知道。当然如果是秘密讲话,我们当然也是不应该知道的。但为什么在这种公开场合,还要中外有别,大陆和港台有别呢?
我很希望这一次能够改变这些情况。
这次我还提了个关于设置旅游探险保险、组建专业救援队的提案,建议国家设立涉险旅游专项公益性保险。凡参加此范围内的活动,必须购买此项保险。国家应该组建专业救援队,或在现有消防、抢险机构人员中实施专业培训。因为去年上海有学生在华山遇险,后来去救援的警察反而殉职了。这就产生了一个问题,发生此类救援时,钱从哪里来?这些本来不该在税收的开支里面。再说,那个殉职的警察也没有受过专业的训练。许多其他国家也是有此类保险的。
(本文经过电话采访,由葛剑雄先生口述,薛莉整理。葛剑雄先生微博:http://t.sina.com.cn/gejianxiong 。葛剑雄现任复旦大学图书馆馆长、历史地理研究中心教授,08年当选为第十一届中国政协常委,今年再次担任中国政协委员。)
消息来源:FT中文网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