名  称    密  码    验证码      
设为首页
 最新公告
 
  >> 分 类 导 航
【法律新闻】
  >> 超 级 搜 索
栏  目  
类  别  
关键词  
 站内搜索  
  
  >> 热 点 新 闻
 一批新规3月实施:社区矫正再添规程 放射性废物将受严管
 英国《金融时报》中文网系列报道: QQ大战360
 检察日报:"发帖者是谁不重要"应成为共识
 搜狐发布《微博版权保护公约》
 教育部:与学校利益相关单位不得编写教辅材料
 礼品回收成洗钱新渠道 数十万名表首饰可变现
 “电焊工资格证可以花钱买”
 中国禁止转基因生物材料入境 每人限带一只猫狗
 新华视点:“假古董”如何卖出古董价?
 江苏邳州商人承认2.2亿元“汉代玉凳”由其组装
法律新闻 → “撤村圈地”背后的政策滥用
 查看方式: 查看:[ 大字 中字 小字 ] [双击滚屏]
“撤村圈地”背后的政策滥用
发表日期: 2010/11/15 17:16:34 阅读次数: 1130 查看权限: 普通新闻
无数村庄正从中国广袤的土地上消失。据报道,一场让农民“上楼”的行动,在全国20多个省市进行。多省市通过“撤村”换取建设用地,利用政策漏洞扩大土地财政。

  网民担忧,这场资本和权力驱动的圈地运动过后,那些“被上楼”的农民权益无从保障,揠苗助长的城市化也将为经济发展埋下隐患。有网民建议,当务之急是要遏制地方政府扭曲政策谋求政绩和私利。

  农民权益无从保障

  “‘撤村圈地’不是农民的意愿,这是一场彻头彻尾的侵害农民权益的‘瞎折腾’,本质是权力和资本对农民土地权益的剥夺。”搜狐网博主佟丽华表示。

  新浪网博主“阿飞”指出,用行政的力量,强制农村集中区的建设,不管打出怎样的旗号,都无法回避三个严肃的问题:其一,如何保证农民的利益不受损害?发生在城市、城郊的无数拆迁悲剧一再证明,在风起云涌的征地、拆迁过程中,被征地人的利益很难得到保证。这种利益包含了两部分,一部分是属于原有的土地及相关建筑物的财产权益。另一部分则是土地的增值收益;其二,“被上楼”的农民拿什么来维持生存?尽管实施农民“被上楼”的地区出台了配套的政策。但不管是“土地换社保”,还是“宅基地换房”,并不能完全消除农民的后顾之忧,更不用说维持农民的生存了;其三,我们拿什么填补农民在生活习惯、风俗文化、情感交流上的空白?

  “阿飞”认为,上述三个问题如无法妥善解决,所谓的农民“被上楼”,将让农民处于一种惶恐、焦虑、陌生、困难、甚至愤怒之中。

  城市化不能揠苗助长

  将村改为社区就是新农村?让农民“上楼”就是城市化?这种急功近利的做法引起很多网友的不满和忧虑。

  光明网博主周兴茂担心,这种发展模式不会取得城市化的真正进展,如果按照目前的思路走下去,要不了多久,就会出现大规模的“城市病”和农村的急剧衰退。

  网易博主“野风”认为,农村社区建设有个渐进的过程,它是生产力发展到一定水平的自然需要,揠苗助长式的发展违背了“生产关系必须适应生产力发展”的科学规律。

  中国人民大学农业与农村发展学院教授郑风田在其搜狐网博客上写道:“农民是否适合‘灭村运动’,是否愿意‘灭村运动’,在很大程度上取决于农民的收入水平、取决于当地的经济社会发展水平。目前,在我国绝大部分农村地区,农业还是农民主要的生产活动,庭院经济和家庭养畜还是重要收入来源,土地还是主要的保障手段,传统习俗和邻里观念还比较强,以村庄为主要形式的农村居民点还是比较适合农村居民居住和从事各种生产的。”

  郑风田指出,随着经济社会发展,非农部门成为农民主要的就业领域,收入水平有了很大提高后,农民才会向往现代化的社区生活。

  政策滥用亟待遏制

  在这场圈地运动中,一项曾经罕为民知的政策引起网民关注———城乡建设用地增减挂钩。这个意在加强乡镇建设而将农村建设用地与城镇建设用地直接挂钩的政策,俨然成了地方政府驱赶农民“上楼”的尚方宝剑。

  网易网博主“阳信人”调侃道:“在没有城乡建设用地增减挂钩之前,尝到土地财政甜头的地方政府,都在苦苦寻找土地而难得其法,但增减挂钩如及时雨,立即成为 各 地 破 解 土 地 瓶 颈 的 ‘ 金 钥匙’。”

  腾讯网博主“叶扩”表示,政策被既得利益集团扭曲,成为以权谋私的绝佳幌子。“地方政府为了扩张G D P以及充实自己的钱袋子,默许甚至鼓励、参与决策开发商对弱势群体使用暴力掠夺,而开发商则更不用说他们对圈地运动热衷的利益根源了。”

  新浪网博主“赵查理”提出,城乡建设用地增减挂钩政策没有问题,重要的是要让它的每一个操作过程都有法可依、有法必依,让农民也可以根据这些法律对地方政府的“被上楼”说“不”。这样才能真正制约地方政府面对土地利益时的冲动,让他们不敢对农民的安身立命之所强拆。

 

消息来源:经济参考报


上一篇:宁夏率先实现司法鉴定统一管理
下一篇:谁在反复制造司法闹剧?
 【公共评论】[目前共有0条评论] [发表评论]
暂时还没有评论
第0页,共0页,共0条评论
友情链接 | 联系我们 | 版权声明 | 关于我们 | 网站管理 
 
Copyright© 2008-2010 王树恒律师企业法律顾问网-王树恒律师All rights reserved
律所:河北三和时代律师事务所
地址:石家庄市工农路386号
电话:0311-87628267 手机:13503213009或15631069599 联系人:王树恒律师
E-mail:wang_bigman@126.com
冀ICP备09008432号
委托维护:律师建站